(2018年4月17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会长,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宿州市召开省计生协改革工作座谈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在群团组织改革和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计生协的工作如何进一步适应形势需要,计生协的改革发展如何更加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这次座谈会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使改革方案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二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好改革措施,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刚才,李叶西副会长介绍了省计生协改革方案的起草说明,北片8市及相关县区对省计生协改革方案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省计生协要结合南片会议座谈情况,认真梳理、归纳、提炼,使文件在提交省政府研究之前,能够成为既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又符合中央精神,具有安徽特色的建设性改革方案。下面我就做好全省计生协改革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群团改革的重要意义和难得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计生协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群团改革是党中央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重要历史抉择,是大势所趋,我们要顺势而为。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年代,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发动群众都是我们党的法宝,特别是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重任,而且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只有依靠和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经受住各种考验和危险。目前,党的群团工作仍存在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群团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把群团改革作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为我们深化群团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计生协改革是落实中央群团改革统一部署的具体实践,是适应生育政策调整和新时代群众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实现计生协事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改革方案》就是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同意,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可见党中央对计生协改革作为群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度重视的,是大力支持的。因此,我们要顺势而为,借势发力,响应党中央号召,结合计生协的实际,扎实地做好全省计生协系统的改革。
第二,群团改革是计生协壮大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我们使命光荣,责无旁贷。计生协是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经过多年的发展,省计生协已拥有3万多个基层组织、380多万会员,会员众多、组织网络遍布城乡、各类企业和流动人口聚居地,是全省最大的群众团体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组织建设参差不齐,基层基础薄弱、编制紧缺或被挤占、经费不足、机关边缘化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计生协组织和工作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生育政策调整、卫生计生合并和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下,计生协工作更容易被边缘化,容易被党委政府忽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加迫切地需要解决。应该说,群团改革为计生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计生协的发展迎来了春天,随着群团改革的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将进一步明确对计生协群团工作的领导责任,健全组织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从上到下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将会帮助我们协调同党政部门的关系及群团组织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解决运行机制、管理体系、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难题。这些问题,是包括计生协在内的群团改革,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因此,我们要借群团改革的大势来做好计生协改革工作,解决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坚持问题导向,把组织建设、工作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的问题有效解决好。要把握改革的机遇,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党对协会工作的领导,让协会群团组织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让协会的事业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新形势下的计生协工作,关键要解决认识误区,抓住改革机遇,提升服务能力,争取更大作为,方能赢得党委政府重视。其中,尤其要解决好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对计划生育政策认识的误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中特别强调,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国家人口形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形势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进行调整,但是作为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这不仅是人口政策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既要正确看待历史,也要正确面对未来,对于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否定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舆论和理论研究,我们要正确对待,不能动摇,不能自乱阵脚。二是对计生协认识的误区。新形势下计生协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是收窄了,而是更宽了,要求更高了。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只是解决不生的问题,现在是解决生得起、生得出、生得好的问题,做好计生协的服务工作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因此,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各位会长回去后,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时,要讲清道理,不要认为国家卫计委改为卫健委,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不要了,计划生育工作就不做了。其实,要做的工作很多:历史上计划生育家庭的善后问题,是很大的社会问题;新形势下对计生家庭的生育关怀,也有大量工作需要做。可以说,现在是形势倒逼,我们必须有所作为,不能自己收缩战线、打道回府,要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否则很难开创新局面。
二、深入研究计生协组织和工作的趋势和方向、困难和问题、目标和任务,让改革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科学高效
第一,要正确研判协会未来的趋势和方向,使《改革方案》能够更好地体现时代要求,具有前瞻性。改革是对今后一段时期思路、方法、目标等一系列问题的重新调整和优化。因此,一方面,要正确研判未来的趋势和方向,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当前国际、国内卫生健康以及相关领域新的发展态势,对计生协在下一步可以承接的职能转移,可以拓展的服务领域和方向要有正确的研判和预测,改革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适应当前的形势需要,找准工作方位,明确协会工作在党委政府全局工作和卫生健康中心工作中的职责定位。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移,是新一轮的职能洗牌,哪些是政府管的,哪些是市场管的,哪些是群团组织管的会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要争取计生协承接更多的职能转移,原来卫计委一些涉及到为群众服务的计生职能会转移,相关部门也有些职能转移,我们要研究好,做好承接准备。要使《改革方案》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确保全省各级协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
第二,要客观分析协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使《改革方案》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针对性。对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对协会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指导和支持;协会组织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够;基层组织薄弱;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单一,为群众服务能力不强;三性不强、四化现象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于这一系列问题要客观分析、认真梳理,并结合现阶段实际,多方争取协调,努力创造条件,尽力解决相关问题,使改革动真格、解难题、有实效。要以改革为契机,优化和完善县级以上计生协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继续推动市县计生协入序、参公和三定工作,争取解决机构、编制、资金等保障问题,改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管理。
第三,要准确定位协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使《改革方案》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更具操作性。要按照群众所急,政府所需,协会所能的职责定位,认真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六项重点任务,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大有事情可干,如何从方式方法、服务能力和政策经费保障上,将六项重点工作做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要关注计划生育政策遗留问题以及计生困难家庭、计生特殊家庭、青少年、三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使《改革方案》易于操作,便于落地,能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让计生协真正成为生育政策的宣传队、家庭发展的助推者、计生特殊家庭的贴心人、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权益维护的代言人。
三、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加强部门协调,为改革创造有力的支撑,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会长和卫计委分管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争取党政重视,搭建沟通平台。这次的改革机会难得、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改革意义和要求,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引起主要领导的重视,使他们对新形势下计生协群团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党委对群团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有更加充分的认识。计生协会长同时作为党政领导,分管多个部门,希望大家在改革的关键时刻,能为计生协与编制、组织、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提供支持和帮助,搭建沟通平台。卫计委作为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的同志要负起责任,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指导计生协制定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级计生协的改革扎实稳妥地推进。我们也将在省级层面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在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促进市县计生协解决相关问题。同时,一些具体政策的支持还要靠市县的互动,要注重个别突破,以点带面。希望通过此次改革,能让各级计生协保障得到加强,基础更加坚实,组织更有活力,工作更有成效。
第二,计生协要主动作为,及时汇报协调,将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各级计生协要在卫生计生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落实省计生协改革方案。同时,主动衔接,融入地方党的群团改革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适合当地的改革方案,并主动作为,联系协调相关部门,就改革方案中的内容征求他们的意见,及时向相关领导和部门汇报省级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本级改革的进展情况。
第三,要加强指导和协调,及时总结改革经验,确保改革成效。省计生协要加强对省级改革措施落实和各地改革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督促,及时总结推广改革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实现改革成果共享。特别是文件下发后,省计生协要根据改革方案的安排,加强督查与考核,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